傲流医疗登陆世界顶级会议-2023 CSI Frankfurt
时间:2023-07-01 15:28:00
来源:上海傲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

 

2023年6月28日至7月1日,世界瞩目的先天性、结构性和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大会(CSI Frankfurt 2023)在德国法兰克福隆重召开。该会议已经具备有20年历史,聚焦心血管疾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创新研究,志在推进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结构性心脏病的发展。傲流公司自主研发的明星产品FreeFlow®经皮房间隔分流系统登陆此次盛会。

 

在今年CSI Frankfurt 2023大会上的创新&器械发展论坛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的林大卫博士,展示了傲流的产品FreeFlow®并介绍了经其“中间孔”行左心手术的可行性。

 

 

在该汇报中,葛均波院士、周达新主任团队成功在一位因心力衰竭植入FreeFlow®系统的高龄房颤患者实施左心耳封堵术。FreeFlow®产品在临床上已经实施多例,其治疗患者心衰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明,而经该系统形成的房间隔通道实施左心手术,是对FreeFlow®稳定性及快速内皮化的一次充分验证。

 

此次汇报首先介绍了FreeFlow®的结构功能,分享了FreeFlow®在心力衰竭疾病中的应用情况。(图1)

 

图1 FreeFlow®示意图

 

FreeFlow®植入后形成的5mm的“中间孔”及快速内皮化,是将来经房间隔行左心手术的基础。(图2)

 

图2“中间孔”示意图

 

植入FreeFlow®3个月后,经过中间孔成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video 1,video2)

 

该研究引起了在场专家的热烈讨论,美国结构性心脏病,心衰介入治疗领域专家Dr. Sameer Gafoor对该汇报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FreeFlow®“中间孔”途径可为将来因心衰及肺高压植入心房分流器的患者行左心手术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对来自中国的FreeFlow®创新器械给予认可。来自美国海伦迪沃斯儿童医院Dr.Joseph Vettukattil及梅奥医学中心的Dr. Allison Cabalka参与讨论并对该分流器给予肯定。

 

傲流医疗研发的FreeFlow®经皮房间隔分流系统是中国首款具有高分子膜快速内皮化,同时可二次回收的房间隔分流系统,独特的椭圆形设计减少了植入物的体积,同时可搭配较小的输送系统。该技术已申请多项专利,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是真正中国原研技术。在CSI大会上,该病例证明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植入FreeFlow®后仍可行左心耳封堵,这是对FreeFlow®临床应用场景的一次重大拓展。对于将来预计需要接受左心手术的心力衰竭患者,植入FreeFlow®并非禁忌。

 

专家简介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血管创新俱乐部创新学院校长,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安徽省立医院院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基金理事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荣誉会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被授予“长江学者”、“科技精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白求恩奖章”等荣誉称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心肌桥特异性超声影像学诊断指标“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主持研制了我国首例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作为首位国内学者在美国TCT会议上首创“逆行钢丝对吻技术”;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经皮二尖瓣修复术及经皮肺动脉成形术。先后承担“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的通讯/第一作者论文15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主编卫生部《内科学》全国统编教材、《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等中英文学术著作6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期致力于冠状动脉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血管内超声技术、新型冠脉支架研发、复杂疑难冠脉疾病介入策略、冠脉疾病细胞治疗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成果。他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或SCI-E收录论文30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19部。担任《内科学》(第8版)、《实用内科学》(第15版)教材的主编工作,Cardiology Plus主编、Herz副主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等科技奖项10余项。

 

 

 

周达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治疗、心律失常治疗、冠心病的治疗、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以及临床药理的研究和科研工作。参加制定中国结构心脏病诊疗指南,参加制定中国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参加制定中国先天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治疗专家共识。现任中华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血管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等。

 

 

 

潘文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学博士,心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结构周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结构学组秘书,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CCI)研发部部长,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2017年),上海卫计委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2017年),复旦大学十佳优秀青年医生(2018年),东方新星奖获得者(2019年),CIT青年研究奖获得者(2020年),上海市青年卫生人才最高奖银蛇奖获得者(2021年),2021年晋升为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TVT)方面临床工作及器械研发,个人完成TAVR手术1000余台,起草TVT中国专家共识5部。授权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18项,申请和授权国际PCT专利2项,转化13项,在葛均波院士指导下作为主要发明人研发了世界首个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ValveClamp(已完成上市前临床试验)及世界首个可穿刺封堵器ReAces(已完成探索性临床试验)。主编了国内首部TVT的专著《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中文论文160余篇,成果被引用1928次,主编专著2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课题等5项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

精进为傲 · 共创一流